近日,深圳市社科院舉辦學術沙龍,圍繞著如何構建深圳學派與會的專家學者從不同的立場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社會科學院院長吳忠認為,發展深圳的學術文化,必須確立“深圳學派”的學術理想和學術追求,這一點非常重要,現在一些學者在物質利益的裹挾之下,學術理想和學術追求動力不足,所以要用這一理念來聚人氣、帶隊伍、出成果、鑄品牌、育大師。要推出一批“國家立場、深圳表達”的有一定社會影響力的理論精品和學術力作,形成具有深圳特色的學術研究方法,建成若干在全國有一定影響的學術研究基地,培養一批在全國有一定知名度的社科專家和學術大師,通過積極努力,逐步在若干學科領域形成全國有一定影響的“深圳學派”。
市社科院副院長黃發玉認為,學術文化是學派的核心和靈魂??梢哉f,離開了學術文化,其他文化樣式都有如空中樓閣,缺乏學理的根據。學術文化是對人和社會本身的研究,更能體現出一個國家或城市的精神追求、價值取向和思想創新。與其他文化樣式相比,學術文化更具有探索精神、創造精神和批判精神。
會上,倪曉峰博士在專門提交的論文中表示,從歷史上來看,學派大致可以分為師承類學派、地域類學派以及歷史類學派等。從歷史上學派的形成和發展的經驗來看,深圳打造自己的學派有自己的優勢,比如地域優勢等,但是也有著不足的地方,比如我們缺乏學術帶頭人,大學研究基礎薄弱以及缺少學術陣地比如雜志和學院等,要打造全國有影響的學派,這方面的問題就要充分重視起來。
手機版 | 歸檔 | 關于我們| (粵ICP備14048290號 )
主辦:學術研究雜志社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天河北路618號廣東社會科學中心B座7樓學術研究雜志社
郵編:510635
? 學術研究雜志社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